十大博彩公司英国威廉希尔公司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09-06-23 10:55

十大博彩公司英国威廉希尔公司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5年1月11日在英国威廉希尔公司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局长王松 

 

 

一、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4年是全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第一年。面对落实增值税转型等税收优惠政策、免征农业税和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实施出口退税分级负担机制改革等使财政收入减收的诸多不利情况,全市财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四市”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整体要求,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在全市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推动下,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预算任务;财政支出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保证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等重点支出的资金需要,为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实现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财政收入

 

2004年全市财政体制收入197301万元,完成预算的109.6%,比上年增长17.9%。加上上划中央和省的收入后,全口径一般预算财政收入561752万元,完成预算的103.4%,比上年增长15.8% 

(二)财政支出

2004年全市财政支出576894万元,完成预算的103.0%,比上年增长38.5% 

各位代表,为圆满完成2004年预算任务,全市财税部门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发挥财税职能,支持产业发展,积极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认真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允许纳入试点范围的企业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税金实行增量抵扣办法,将有效激励企业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提升我市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促进了出口增长,增加了经济总量。配合有关部门争取中央国债专项资金,支持吉林奇峰化纤股份公司6万吨差别化腈纶技改项目及蛟河、舒兰两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推进了我市大项目建设。做好吉化集团公司、吉铁分局等中省直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试点工作,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及时拨付江北机械厂、蛟河煤矿和舒兰煤矿企业关闭破产补助资金,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筹集地方配套资金,支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积极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和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国企改制创造条件。 

第二,克服政策性减收影响,实现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面对新一轮税制改革带来的减收压力,各级税务部门突出税源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目标征管责任制,逐级扩大重点税源监控范围,加强对化工、电力、冶金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变化的跟踪分析、“以票控税”及专项检查,强化税收均衡缴库,保证了实现税款应收尽收。财政部门不断深化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管理,对市直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土地及房屋产权证照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并对无籍房和无证土地面积进行了清理,进一步扩大了非税收入的管理范围。通过加强源泉控管,依托主导产业的发展优势,有力地消化了政策性减收的负面影响,实现了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第三,着力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创新,为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提供规范、有力的体制保障。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市本级82个一级预算单位及所属367个二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人员经费实现了滚动编制,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专项经费试行了项目库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益。舒兰、蛟河、船营、昌邑四个县(市)区226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部门预算编制试点和模拟运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在全部党政机关及部分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工资财政统发的基础上,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了对财政供养人员及优抚对象的动态管理。政府采购工作不断深入。开展了《政府采购法》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保证了采购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第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推动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在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拨付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技术推广补贴资金,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争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小康示范村建设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在项目区进行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并支持了九牛乳业、吉谷食品、食用菌种植、山野菜加工等一批体现区域优势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带动了农民致富。争取中央国债专项资金,加强了对污水治理、供水管网改造、城市防洪、农村公路建设等重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在保障“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及时发放的同时,继续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等财税优惠政策,及时拨付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做好扶贫救灾解困工作,努力解决受灾群众和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积极落实科教兴市战略,依法保障义务教育和科研经费,努力改善办学和科研条件。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争取中央国债资金支持疾病预防、医疗急救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的建设,逐步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创新支出管理机制,制定了《市直机关小汽车编制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市直机关通信网络建设,努力改善和优化预算单位的车辆和办公设备,保证了党政机关正常运转,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 

第五,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促进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不断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清费治乱工作,努力减轻农民和企业的经济负担。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开展了行政许可收费项目的清理工作,取消和降低了一批行政许可收费项目。开展了政府性基金、会计信息质量、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及“小金库”等方面的专项检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财经秩序。创新财政投资评审机制,按照事前评标底,事中看进度,事后审决算的方式,评审范围逐步扩大,评审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共评审109个项目,审减金额1.15亿元,审减率24.7%,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2004年,全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总的预算执行比较平稳。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2004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政策性减收因素比较集中,财政增收的难度不断增大。财政收入结构不优,税收增收主要依靠少数中省直大企业的情况比较突出。二是财政历史欠账在一段时期内还难以解决,财政供给仍在低水平运转,县(市)乡财政困难局面仍未得到根本缓解。三是财经秩序还比较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偷税漏税、铺张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财经秩序尚需进一步规范。这些问题,我们要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加强税源建设,强化财政监管,深化体制改革,用发展的思路切实加以解决。二、2005年预算草案年财政经济形势,根据市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对全市工作总体要求,今年预算安排的指导原则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线,充分发挥财税调控职能,加强财源建设;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坚持制度和机制创新,加快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继续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步伐;坚持依法理财,强化财政监督,为促进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财力保障。按照上述原则,编制了2005年预算草案。 

 

综合分析2005

(一)财政收入

2005年,全市财政体制预算收入为217417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加上上划中央和省的收入后,全市全口径一般预算财政收入640057万元,比上年增长13.9%2005年,全市财政体制预算收入为217417万元,加上预计中央和省的税收返还和各项补助收入后,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2005年当年财政预算支出安排379700万元,比上年增长5.1% 

(二)财政支出

 

三、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全面完成2005年预算任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十大博彩公司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抓住机遇,牢固树立“变快走为快跑”的超常发展意识;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开拓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沉着应对财政减收增支的压力,确保完成2005年预算任务,努力开创财政发展新局面。 

(一)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加强财源建设,保证收入任务圆满完成。要以落实振兴老工业基地税收优惠政策为契机,支持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利用经济发展的各项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财税杠杆作用,吸引域外资金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夯实财源基础。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财政增收的同时,认真贯彻“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全面落实收入包保责任制,继续完善重点税源监控体系,跟踪分析经济运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时发现和解决征管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狠抓均衡缴库工作,确保年度预算任务圆满完成。 

(二)继续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财政管理的新模式。要进一步完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有效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县(市)区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体制保障。进一步深化预算编制制度改革,继续扩大部门预算试点范围,细化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约束,强化政府的调控职能。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努力探索财政支出管理的新机制。要建立较为规范的政府采购运作方式、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实行量化指标管理,实现采购效率和效益的和谐统一,全面推动政府采购工作不断深入。 

(三)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增强财政促进协调发展的能力。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保证“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及时发放;妥善安排好地方配套资金,支持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稳步推进。进一步做好扶贫救助工作,在做好扶贫项目开发的同时,努力保障优抚救济对象和企业特困职工的基本生活,建立解决特困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在确保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正常资金需求的同时,筹集专项资金,着力解决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行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四)坚持依法理财,加强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要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加强政务公开,简化办税程序,优化纳税服务。深入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继续推进预算外资金收缴方式改革,开展减负治乱工作,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贯彻《会计法》,开展会计行业诚信建设,加大会计监管力度,努力建立良好的会计秩序。继续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保护国家资金不受损失。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要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创新监督机制,保证财经秩序健康运行。坚持“两个务必”,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财政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加快财政发展的客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