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2日在英国威廉希尔公司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常 贵
一、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市财税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奋发进取,攻坚克难,实施加强税源监控、深化社会综合治税、开展税收联合稽查等措施,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面对减收增支的双重压力,大力调整支出结构,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各项重点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圆满完成了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各项财政工作也取得新进展。
(一)财政收入情况
2010年,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73.2亿元,为计划的100.1%,比上年增长20%。加上上划中央和省的收入,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92.3亿元,为计划的100.6%,比上年增长22.1%。
2010年,市区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481510万元,为预算的101.9%,比上年增长21.6%。加上上划中央和省的收入,市区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542900万元,为预算的103.3%,比上年增长23.7%。
(二)财政支出情况
2010年,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213.8亿元,比上年增加49亿元,增长29.8%。
2010年,市区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1138803万元,为预算的100.7%,比上年增长30.1%。
2010年市区预算执行及财政工作的主要情况是:
(一)强化税源监控,全力组织财政收入。一是深入推进全社会综合治税。以清理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为重点,全面开展整治商(市)场税收秩序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委托街道社区代征个体零散税收试点工作;大力推动国地税联合办税,全面提升税收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国地税联合稽查,加大涉税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税收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分析。进一步加强对百户重点税源税收完成情况的分析,并针对税收下降的重点企业集中开展了税源调查,分析减收原因,掌握税收增减趋势,为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提供了依据。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以国有资源(资产)监管为重点,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提高了非税收入质量,增强了财政调控能力。
(二)推进财源建设,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及时兑付补贴资金,有效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增长。继续落实国家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了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发挥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北部工业新区、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汽车产业园区、中新(吉林)食品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活动,改善经济结构和财源结构。争取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业项目贷款贴息、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等项目,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围绕改善民生,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全面落实财政惠农政策,拨付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同时,安排农村扶贫资金,支持贫困村改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生产发展及扶贫贷款贴息。继续扩大工资统发管理面,市本级工资统发面达到100%。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了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全力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灾后恢复重建;以增加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为重点,大力支持就业工作,就业补助支出比上年增长20%;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提高了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水平。支持城区廉租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及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启动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提前解决了历史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重点支持地方博物馆免费开放、重点文物保护、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促进了文化、体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四)创新管理机制,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部门预算编制实行“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同时将市教育局、环保局、水利局、民政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五个重点部门预算报送市人大财经委审查,实现了单位编制、部门汇总、财政审核、人大全程监督的部门预算编制模式。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10年9月1日起,市本级第一批100家试点预算单位正式上线运行,财政资金监管新机制初步建立起来,增强了财政资金的调度能力。不断巩固和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市区政府采购规模达到5.6亿元,同比增长27.3%,节约资金0.4亿元,资金节约率为7%。
(五)促进依法理财,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认真贯彻执行《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工作细则》,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审查监督;建立部门预算制度体系,制定了市本级部门预算管理办法、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强化制度约束,提升了部门预算编报质量;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对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治理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并组织力量对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进行了专项治理,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推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全面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全年评审政府投资项目183个,审减额1亿元,审减率13.2%,节约了财政预算资金。
2010年,市区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前全市财政收入总量小且结构不优,非税收入比重偏高;受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重点税源税收减收较多,我市地方级收入增长十分困难;受减收增支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相互制衡和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来衡量还有一些差距。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预算草案
综合分析今年的财政经济形势,2011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四个坚定不移”,大力推进财源建设,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法加强财政收入征管,扩大财政收入规模,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绩效,增强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努力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财力保障。根据这一指导思想,遵循“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编制了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财政收入
2011年,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计划为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加上上划中央和省的收入,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计划为240亿元,比上年增长25%。
2011年,市区地方级财政收入预算为5776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加上上划中央和省的收入,市区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预算为1940741万元,比上年增长25.8%。
(二)财政支出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2011年市区财政支出预算安排772026万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3%(不含省下达的专项支出指标)。
三、依法理财,科学管理,确保完成2011年预算任务
第一,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财政分配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现有工业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向北部工业新区积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争取专项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改善经济结构和财源结构。安排使用好政府公共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并带动社会投资,促进三次产业实现协调发展,有效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二,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地方级收入稳定增长。认真贯彻执行省十大博彩公司依法加强财政收入征管的规定,科学编制财政收入计划,确保财政收入有稳定可靠的财源基础。要强化组织收入的征管措施,充分利用综合治税、纳税评估、信息技术等,开展对财政收入征管缴各环节的全程监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结合经济发展形势,强化收入形势监测,建立对百户重点税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加强对重点税源增减变化的趋势分析,切实发挥税源监控的预警作用;加强对组织地方级收入工作的考核,及时调度各县(市)、区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加大对薄弱环节征管的督导力度,努力实现经济、财源、税收同步增长的良性循环。
第三,加快财政改革进程,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创新。全面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工作,2011年选取市国资委、文化局、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规划局等五个重点部门预算上报市人大财经委审查,并做好2012年部门预算文本提交人代会审查的准备工作。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符合条件的第二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纳入集中支付改革范围;积极开展公务卡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确保公务卡改革试点启动运行。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通过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科学制定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扩大政府采购项目实施范围和采购品种,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提升采购工作质量。
第四,着力优化支出结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好各项财政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财政对养老保险和城乡低保的补助,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扶持各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安排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落实和人民群众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持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落实好义务教育免费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逐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继续争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文化、体育、科技等社会民生事业的发展。
第五,健全财政监督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继续推进财政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试点工作,制定和落实防范措施,初步建立覆盖全局的廉政风险防范监控体系。开展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试点,建立预警机制,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进一步加大会计工作监督力度,开展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快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机制和指标体系,对部分重点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试点,将考评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的参考依据。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均衡性,科学合理地调度资金,最大限度地保障预算执行的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