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 15:44 来源:交通运输部
打印 |
字号: v|
修订《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日前,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交安监发〔2018〕152号,以下简称《办法》),并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便于相关单位和部门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办法》起草背景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四好农村路”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指明了方向。农村公路质量是“四好农村路”的基础,只能加强,不能削弱。2004年部颁布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对加强农村公路质量管理,提升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具有多、广、散、小等特点,依然存在项目建设管理粗放、质量把控能力不强、质量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基层质量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制约着农村公路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总体来看,目前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仍然保持高位,质量形势仍不容忽视,质量耐久性和抗灾能力不足,安全防护欠账多,“油返砂”、“畅返不畅”等问题突出。
  建好是基础,也是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农村公路覆盖面广,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公益性、普惠性的民心工程,其工程质量影响着养护、管理、运营的质量和效率,决定着交通运输整体供给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交通强国、质量强国战略,按照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要求,有必要对现行的《办法》进行全面修订,让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实现“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二、修订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十大博彩公司加强质量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的实践与经验,针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落实农村公路参建各方质量责任,创新质量管理措施,提升农村公路质量耐久性,建成质量耐久、工程耐用、安全可靠的农村公路。
  三、主要内容
  《办法》共五章36条,包括总则、质量责任、质量监管、质量管控要点、附则5个章节。与原《办法》相比,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农村公路建设从业单位质量责任及要求。《办法》进一步明确了项目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等单位的质量责任,并针对农村公路的建设特点和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质量管理要求,强化质量检测工作。针对建设规模小、技术难度低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简化部分程序和要求,集约管理资源,增强实践操作性。如代建单位可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履行监理职责,监理可开展检测见证等。
  二是明确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职责及要求。《办法》明确了省市县三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农村公路质量监管职责。在监管机制方面,明确了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建立健全上下协调、控制有效、覆盖全面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机制。在监督检查方面,明确加强影响工程安全耐久的关键部位和关键指标、试验检测和工程档案等薄弱环节的抽检抽查。在监管措施方面,明确了发挥群众质量监督作用,建立质量约谈和挂牌督办制度,督促落实农村公路质量责任。
  三是强化农村公路质量关键环节管控。《办法》根据农村公路建设特点和薄弱环节,明确重点把控“八大关”。一是设计关,针对当前主要建设任务为老路改造和旧路加宽等特点,提出加强地质勘测和老路技术状况评价,针对质量薄弱环节开展设计。二是材料检验关,加强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进场检查检验。三是施工首件关,提出重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实行首件工程制。四是质量公示关,强化施工工艺和关键质量指标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五是过程把控关,强化“五个关键环节”质量验收。六是工程验收关,严格农村公路工程质量鉴定。七是质量考核关,强化农村公路质量考核及结果的运用。八是信用评价关,推动从业单位质量诚信档案的建立和信用结果的联动运用。
  四是鼓励引导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创新。《办法》鼓励推行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建养一体化”等模式,鼓励有条件地区推行集约化建设、标准化施工、工厂化生产,鼓励小型构件商品化,开展农村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实现现代工程管理。
  四、配套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办法》有关要求,部印发了《十大博彩公司提升农村公路工程质量耐久性的实施意见》(交办安监〔2018〕139号),提出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总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影响农村公路工程质量耐久性的突出问题,将质量耐久性理念贯穿到农村公路建设全过程,实现“五大提升”,即提升项目质量把控能力、提升监管能力、提升质量监督检测能力、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体质量耐久性。力争到2020年,农村公路实体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普遍提升,工程质量耐久性、抗灾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油返砂”“畅返不畅”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实效,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制度及建设技术不断创新,专群结合的质量保障机制逐步形成,农民群众对农村公路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让广大人民群众不仅能走得上,更要走得久,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安心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