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绿色净美 富民强村——2024年全市三农工作发展综述
日期:2025-01-23    来源:雾凇融媒APP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新时代、新征程。2024年全市“三农”战线奋发图强,“三农”成绩单亮眼,提升了粮食产能,既助力端稳了“中国饭碗”,又有力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打造形神兼备的新时代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翻开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年鉴,里面记载着过去一年来各个方面坚持聚力稳产保供,在“三农”工作中付出的智慧、挥洒的汗水与持续的奋斗——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实现5%,位列全省第二位,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新提升。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丰收喜悦时。”去年9月初,全市秋粮进入收获期后,一台台收割机在高标准农田里收割着喜悦。丰满区五道岭家庭农场负责人葛金东看着粮仓里高高冒了尖的玉米,一脸高兴地说:“粮仓装不下了。”他的家庭农场种植玉米260亩,收获玉米21万公斤——“粮食放在哪”,成了他幸福的新烦恼。

葛金东的新烦恼是全市农业生产的幸福。这一年,我市克服自然灾害影响,全力稳定粮食生产,通过大力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科学实施玉米化控技术、水稻病虫害飞防技术,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95.28亿斤,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继续保持“双增长”。

不仅仅是粮食,我市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市果蔬、猪、牛、羊、禽、水产等重要农畜产品保持安全稳定供应。

与此同时,我市科技兴农、品牌强农、机械助农步伐全面提速。全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7万亩,总投资8.15亿元。全市鲜参产量预计达到4000吨以上,帮助博大农林公司成功申报认定“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26个。食用菌、灵芝种植规模迈上新台阶。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户、省级龙头企业8户。此外,通过推进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机推广,全年审定农作物品种、农机总动力均较上年实现增长。

过去这一年,我市着眼质量兴农,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开启新篇章。

去年春耕开始后,永吉县张全家庭农场的张全每天一大早就拿起手机,查看水稻的生长状况并进行浇灌、施肥。

张全的“新农事”是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而磐石市石嘴镇则是我市农业生产绿色发展的又一个例子。

过去,作为蛋鸡养殖大镇,由此产生的粪污曾经让整个石嘴镇的空气中都飘着一股鸡粪味。不少人因此搬到其他地方。近年来,随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不符合环境要求、不能达到产品标准的蛋鸡养殖户陆续退出,一批采用现代化养殖方式、产品绿色达标的养殖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标杆。现在,进入石嘴镇,再看不到过去的粪污,闻不到难闻的鸡粪味,鸡粪都被当地生物有机肥厂变废为宝还田了。

审视当下,这样的转变在全市还有很多。去年,我市在桦甸举办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培训班,桦甸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模式等新办法新举措得到广泛关注和大面积推广。这使得去年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此外,通过深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推广新技术和新型肥料,全市农药使用上持续保持减量控害状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

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传统的“看天吃饭”到如今的“数字耕种”,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过去这一年,全市的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金扁担”不仅挑得越来越好、越挑越稳,也挑起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底气和希望。

过去这一年,我市瞄准生态宜居,推动净美乡村建设展现新面貌。

“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始终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闹心、最期待改善的堵点难点问题。”去年,我市将净美村庄建设作为全市农业农村领域最大的民心工程,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倾听农民诉求,全面排查各村短板弱项,做到一乡一村拿方案,分类定标、因村施策,坚定地将绿水青山打造为幸福靠山,“让好生态化为好生计、带来好生活。”

去年10月中旬,全市净美村庄建设拉练检查组在磐石市宝山乡北锅盔村惊讶于这里家家户户的水冲厕所,让人们了解了“为什么这个村这么整洁干净”。

现在,行走在江城大地的各个村落,见到的是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敞整洁、花草树木交相辉映、文化广场热闹非凡……

去年,我市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中,以“小切口、大变化、聚众心”为出发点,围绕美丽环境“打底”、特色产业“强基”、和谐善治“聚魂”开展净美村庄建设,为广大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目前,全市已创建“百村示范”村43个,“千村美丽”村548个,创建“干净人家”14.88万户,村庄清洁行动覆盖面保持100%,永吉、磐石、桦甸先后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乡村变美,形成了一批农耕文化、古村民居、吉菜美食、生态观光、养生度假等目的地。如今,在英国威廉希尔公司蜿蜒流淌的松花江畔,美如星辰散布的1383个乡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承载着当地农民的幸福,蕴藏着民族复兴的梦想。

过去这一年,我市聚焦共同富裕,推动富民强村水平迈上新台阶。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去年,一项项务实举措为这个承诺作答——

乡村全面振兴继续保持了帮扶工作和帮扶政策的稳定,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不断巩固,有效运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推进11项增收举措,投入衔接资金2.21亿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70个、发展庭院经济2万亩,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6400元以上,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持续巩固完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13000家、农民合作社稳定在6600户,完成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788万亩,规模化经营比例超过70%。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3987家,服务带动小农户10万户。

春华秋实又一载。大手笔的谋篇布局,擘画了我市农业现代化的壮丽篇章。一项项成果都是农业“变强”的一笔笔生动注脚。如今,依托科技、质量、品牌、信誉、文化和绿色等特色标签,我市农业正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张春和)



(责任编辑:赵梅霞)
初审:赵梅霞 复审:尹小婧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英国威廉希尔公司长安网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绿色净美 富民强村——2024年全市三农工作发展综述
日期:2025-01-23    来源:雾凇融媒APP

新时代、新征程。2024年全市“三农”战线奋发图强,“三农”成绩单亮眼,提升了粮食产能,既助力端稳了“中国饭碗”,又有力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打造形神兼备的新时代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翻开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年鉴,里面记载着过去一年来各个方面坚持聚力稳产保供,在“三农”工作中付出的智慧、挥洒的汗水与持续的奋斗——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实现5%,位列全省第二位,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新提升。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丰收喜悦时。”去年9月初,全市秋粮进入收获期后,一台台收割机在高标准农田里收割着喜悦。丰满区五道岭家庭农场负责人葛金东看着粮仓里高高冒了尖的玉米,一脸高兴地说:“粮仓装不下了。”他的家庭农场种植玉米260亩,收获玉米21万公斤——“粮食放在哪”,成了他幸福的新烦恼。

葛金东的新烦恼是全市农业生产的幸福。这一年,我市克服自然灾害影响,全力稳定粮食生产,通过大力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科学实施玉米化控技术、水稻病虫害飞防技术,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95.28亿斤,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继续保持“双增长”。

不仅仅是粮食,我市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市果蔬、猪、牛、羊、禽、水产等重要农畜产品保持安全稳定供应。

与此同时,我市科技兴农、品牌强农、机械助农步伐全面提速。全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7万亩,总投资8.15亿元。全市鲜参产量预计达到4000吨以上,帮助博大农林公司成功申报认定“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26个。食用菌、灵芝种植规模迈上新台阶。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户、省级龙头企业8户。此外,通过推进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机推广,全年审定农作物品种、农机总动力均较上年实现增长。

过去这一年,我市着眼质量兴农,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开启新篇章。

去年春耕开始后,永吉县张全家庭农场的张全每天一大早就拿起手机,查看水稻的生长状况并进行浇灌、施肥。

张全的“新农事”是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而磐石市石嘴镇则是我市农业生产绿色发展的又一个例子。

过去,作为蛋鸡养殖大镇,由此产生的粪污曾经让整个石嘴镇的空气中都飘着一股鸡粪味。不少人因此搬到其他地方。近年来,随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不符合环境要求、不能达到产品标准的蛋鸡养殖户陆续退出,一批采用现代化养殖方式、产品绿色达标的养殖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标杆。现在,进入石嘴镇,再看不到过去的粪污,闻不到难闻的鸡粪味,鸡粪都被当地生物有机肥厂变废为宝还田了。

审视当下,这样的转变在全市还有很多。去年,我市在桦甸举办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培训班,桦甸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模式等新办法新举措得到广泛关注和大面积推广。这使得去年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此外,通过深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推广新技术和新型肥料,全市农药使用上持续保持减量控害状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

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传统的“看天吃饭”到如今的“数字耕种”,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过去这一年,全市的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金扁担”不仅挑得越来越好、越挑越稳,也挑起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底气和希望。

过去这一年,我市瞄准生态宜居,推动净美乡村建设展现新面貌。

“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始终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闹心、最期待改善的堵点难点问题。”去年,我市将净美村庄建设作为全市农业农村领域最大的民心工程,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倾听农民诉求,全面排查各村短板弱项,做到一乡一村拿方案,分类定标、因村施策,坚定地将绿水青山打造为幸福靠山,“让好生态化为好生计、带来好生活。”

去年10月中旬,全市净美村庄建设拉练检查组在磐石市宝山乡北锅盔村惊讶于这里家家户户的水冲厕所,让人们了解了“为什么这个村这么整洁干净”。

现在,行走在江城大地的各个村落,见到的是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敞整洁、花草树木交相辉映、文化广场热闹非凡……

去年,我市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中,以“小切口、大变化、聚众心”为出发点,围绕美丽环境“打底”、特色产业“强基”、和谐善治“聚魂”开展净美村庄建设,为广大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目前,全市已创建“百村示范”村43个,“千村美丽”村548个,创建“干净人家”14.88万户,村庄清洁行动覆盖面保持100%,永吉、磐石、桦甸先后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乡村变美,形成了一批农耕文化、古村民居、吉菜美食、生态观光、养生度假等目的地。如今,在英国威廉希尔公司蜿蜒流淌的松花江畔,美如星辰散布的1383个乡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承载着当地农民的幸福,蕴藏着民族复兴的梦想。

过去这一年,我市聚焦共同富裕,推动富民强村水平迈上新台阶。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去年,一项项务实举措为这个承诺作答——

乡村全面振兴继续保持了帮扶工作和帮扶政策的稳定,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不断巩固,有效运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推进11项增收举措,投入衔接资金2.21亿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70个、发展庭院经济2万亩,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6400元以上,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持续巩固完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13000家、农民合作社稳定在6600户,完成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788万亩,规模化经营比例超过70%。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3987家,服务带动小农户10万户。

春华秋实又一载。大手笔的谋篇布局,擘画了我市农业现代化的壮丽篇章。一项项成果都是农业“变强”的一笔笔生动注脚。如今,依托科技、质量、品牌、信誉、文化和绿色等特色标签,我市农业正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张春和)



(责任编辑:赵梅霞)
初审:赵梅霞 复审:尹小婧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